作者:洁普智能环保 发表时间:2024-04-02
中国首部无废城市建设地方立法《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下称简称条例)于2024年3月27日在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中审议并表决通过,自2024年6月5日起施行。
该条例的通过,标志着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在固废管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不仅是对过去固废管理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更是对未来无废城市建设的规划与引领。
条例强调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补齐和延伸产业链,旨在实现资源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固体废物的最少量产生。这一举措将有力推动上海市产业园区的绿色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条例还提出建立健全全品类、全链条、可追溯的固体废物分类回收体系,实现城乡回收服务全覆盖。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固废回收利用效率,更能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在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条例通过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等生物处理方式,推进湿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减少湿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更能为林业、农业等领域提供可持续的资源支持。
同时,条例还提出在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基础上,推进固体废物近零填埋。这一目标的实现,将需要企业在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上不断创新,降低填埋量,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值得一提的是,条例还建立了有利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的固体废物处置收费机制。这一机制的实施,将激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固废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固废管理格局。
除了以上内容,条例还针对低价值可回收物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提出重点突破。对于低价值可回收物,条例提出要完善回收扶持政策,加大回收力度,实现应收尽收。这将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受回收体系不畅、回收利用价值低等因素掣肘的问题,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深入开展。
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条例提出要推动装修垃圾、拆房垃圾、建筑废弃混凝土的全量收集和资源化再利用。这将有助于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
此外,条例还强调了源头减量的重要性,对生产、消费、流通等领域提出全面规定。通过绿色采购等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优先采购和使用固废再生低碳产品,形成有效链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助力源头减量。
在实操层面,条例的实施需要企业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解决低值可回收物和建筑垃圾收运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例如,通过增加移动性设备降低对项目用地的依赖,以及利用智能化技术提升收运效率等。
总之,《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的出台,为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通过打好“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组合拳,上海市有望在未来持续提高其固体废物管理水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全球无废城市建设贡献上海智慧。
下一篇:废旧光伏板怎么处理?
上一篇:2023年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
在线留言
填写您的需求,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注:请您填写相关信息,以便相关人员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豫ICP备17011662号
@ 郑州洁普智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固定电话:0371-56177322 移动电话:15838232021